基坑堵漏║常見的幾種處理漏水的手段
基坑堵漏║常見的幾種處理漏水的手段
基坑漏水是造成基坑工程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果基坑樁基完成后對漏水現象不重視,出水量加大,會給支護帶來相當大的危險,一方面基坑土體泡水時間過長,墊層施工無法清底,另一方面漏水還會帶出大量泥沙,形成管涌,造成基坑周邊建筑物或道路產生沉降,給工程帶來巨大額外工程索賠,還可能給開挖好的基坑帶來大面積的坍塌,以至于不得不停工,最嚴重的是基底直接報廢。
引流和灌漿結合
直接往漏水孔中插入泄水管,管周用水玻璃混凝土封堵,保證泄水管有一定的滲水量,等管周混凝土有足夠強度后往泄水管中直接灌漿堵住或讓泄水管保持泄水一段時間等水壓變小后再進行封死。
袖閥管注漿
該方法是以水泥為主要固化材料,按一定的壓力分層、分段 灌入需加固的地層中。漿液首先充填、滲透、擠密被加固的土體, 隨著灌漿壓力和灌漿量的增加,土體沿弱應力面發生劈裂,漿液 隨之在土體中擴散或延伸,形成板狀、樹根狀不規則凝結體,將土體分割并在土體中形成骨架,擠密土體,提高土體的壓縮模量,減 小土體滲透系數,以達到止水的效果。
微型水泥土樁帷幕
雙液注漿
在漏水點背后擋土側漏水通道上,距支護樁冠梁邊0.5m~1.0 m位置引孔,深度達到砂層底以下約1.0m位置處。往孔中插入單管或雙管,采用兩臺泥漿泵進行雙液灌漿。直至孔口返漿后再灌5min~15min,觀察漏水點不再漏水即可。漿液配方:A液(水泥漿),水灰比為(0.5~0.6):1;B液(水玻璃液),與水按1:2~1:3的比例配制。每次注漿應連續進行,若需間斷,則間斷時間應小于漿液的初凝時間。注漿過程中先泵送水泥漿液,看到漏點處流出水泥漿再泵送水玻璃溶液注漿完畢及時沖洗注漿管,以防堵塞。
旋噴樁結合雙液灌漿
在支護樁擋土側,緊貼冠梁外側施工一排直徑單管旋噴孔,孔距200mm,深達砂層底以下約1.0 m位置,平面上其兩端超過兩側支護樁的中心線位置。分三序孔施工,兩序孔的間隔時間不少于2 d。用XY-100地質鉆機自上而下帶粘土泥漿鉆至設計孔底。單管旋噴鉆具鉆至孔底,然后自下而上進行旋噴灌漿處理。旋噴結束拔出鉆具后,立即插入兩根注漿管,按前述雙液灌漿方法進行雙液補漿,使樁中水泥漿快速凝固。漿液配方:單管旋噴水泥漿水灰比為1:1。
結語
基坑漏水是基坑開挖過程中的常見現象,俗話說 “十個基坑,九個漏”,就是表達基坑開挖漏水的普遍性。
還有一句俗語“水滴石穿”,說明水的力量,也說明其危險性。